
傅山?草書米芾詩
FU SHAN
POEM IN CURSIVE SCRIPT
清代學者全祖望在《陽曲傅青主先生事略》中稱:“(傅山)工書,自大小篆隸以下,無不精”。傅山的書法,尤以草書成就最高,別具風格。他在草書中參以篆隸筆法,書體風貌宗顏魯公,在表現形式上受王鐸連綿草書風格的影響。傅山提出主張書法創作要“寧拙毋巧,寧丑毋媚,寧支離毋輕滑,寧真率毋安排”的“四寧四毋”。他力倡正拙、貶巧媚,以自然天倪為尚,堪為后人效法,同時也正因為他的“學問志節”為人所重,世人對他的書法也就更加珍視。 傅山《草書米芾詩》書寫的內容是米芾名帖中的詩句,而稍易一字,換“東南”為“江南”,當是有意為之,使詩境更美。此作為傅山書法典型的風貌,寫米芾帖而無意于合,盡出己意,在氣勢上更為勝出。在此幅作品中,傅山的草書筆法筆勢雄奇,連綿飛動,起伏迭宕,字與字之間連帶自然,表現出生機郁郁的宏大氣勢。其結字不求平穩,單個字顯得欹側不穩,然通篇觀之,氣韻生動,結構自然,字形大小的變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和躍動感,給人以樸拙道美之感。此幅作品總體給人一種流宕不羈,洶涌澎湃,氣勢逼人,巍巍浩蕩之感。其字勢以正為主,雖奇姿不多但收放自如,大開大合,一氣呵成。墨法的濃淡干濕,點畫的粗細滾動,筆法的精妙放曠,極合“致廣大盡精微”之中庸主旨。可見傅山傳統文化與書法傳統功力之深厚。
傅山書法(fa)(fa)粗服亂頭,但格(ge)(ge)調高(gao)古,大氣磅礴(bo),具(ju)有豐富(fu)的(de)學養和(he)高(gao)格(ge)(ge)的(de)美學境(jing)界(jie),其連(lian)(lian)綿(mian)草書峻險中求穩妥。此(ci)作用(yong)筆雄厚(hou)有力,草法(fa)(fa)連(lian)(lian)綿(mian)不(bu)(bu)絕,筆勢如(ru)行云流水般(ban),一派天真自(zi)然。此(ci)卷書法(fa)(fa)縱逸奇宕(dang),字(zi)與字(zi)之間相連(lian)(lian)屬,筆意(yi)相連(lian)(lian)不(bu)(bu)斷,充分體現了(le)傅青主書法(fa)(fa)之特色。用(yong)筆順暢,法(fa)(fa)度謹嚴,游絲的(de)顯露,使字(zi)與字(zi)之間的(de)疏密空間對比(bi)甚為鮮明。欹斜、反正(zheng)、開合之法(fa)(fa),在傅山的(de)手下都運(yun)用(yong)的(de)十分嫻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