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陳淳(1484-1539)?四季牡丹
CHEN HONGSHOU MAKE TEA
方薰在《山靜居畫論》把沈周、陳淳、徐渭尊稱為明季花鳥畫壇的三大名家,足以說明陳淳在花鳥畫史的地位。他除了繼承前人的優秀傳統外,對后代也產生了重要影響。徐渭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寫意花鳥畫發揚光大,使花鳥畫的寫意個性更鮮明突出,徐渭和陳淳因此也被后人尊稱為“青藤白陽”。 陳淳花鳥畫對后世影響深遠,旁及文門師弟,直傳兒子、外甥和學生,清代八大山人、石濤、鄭燮、金農、趙之謙、吳昌碩等都直接或間接受到陳淳的影響。 陳淳的啟蒙老師為文徵明,但是在寫意花鳥方面,沈周對他的影響要更大一些。據研究文章統計,陳淳最早的寫意花卉作品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《水仙圖》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《湖石花卉圖》,此時的作品多具文徵明工整嚴謹的畫風。之后受沈周影響,不太注重于對自然對象的可觀描摹,而是把主題感悟與自我感受傾注于畫中的對象,不求形似,造型松散,因此作品顯得更為靈動而具有生活氣息。 在題材的選擇上,陳淳也是不局限于“四君子”等傳統題材,多描繪日常生活所見的景物,此卷即為牡丹四段。此卷以沒骨法來畫牡丹,用水墨直接點寫而出,等干后再勾勒葉和筋,沒骨畫法與勾花點葉綜合在一起。牡丹象征富貴,但在此卷中,牡丹如雨初過,如露尚濕,率意而灑脫。陳淳不追徐崇嗣蹊徑,妙機獨運,別裁新體,后之作花卉者多用其法。